记者今天从省政府食安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通过前三季度抽检,省内主要的不合格食品有以下几类:1、5毛、1元这类价格比较便宜的小食品2、桶装饮用水3、二块粑、黄粑4、火锅底料5、发酵面制品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有脱氢乙酸、糖精纳、菌落总数、苯甲酸、添加非食用物质、铝等等造成这些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基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生产厂家生产工艺水平亟待改进提升,所生产食品把关不严。如:小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范围和限量标准执行不到位、把关不严格;2、是贮存、运输环节卫生条件不达标,导致食品污染。
如:桶装饮用水由于多为直入式瓶盖设计,容易在运输和储存环节发生二次污染;
3、生产经营者利益熏心,为追求个人利益铤而走险。
如:在火锅底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厂家为延长二块粑、黄粑的保质期,在其中超量使用苯甲酸等等;4、是周边省份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低质小食品不同程度流入我省市场。前三季度食物中毒事故,“主凶”为野生菌年前三季度,全省发生8起食品安全死亡事件,6起为野生菌中毒,死亡14人,2起为自制药酒中毒,均发生在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亟待加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吕劲松:今年贵州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整体上是一个往下走的趋势。但是由于今年雨水过多,而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比去年来说有比较大的反弹。有很多人说是因为野生菌今年发生了变异,其实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植物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很小,99%都是因为误食有毒野生菌才引起中毒,所以不要存任何的侥幸心理。要避免食物中毒,吕劲松还提示:发芽马铃薯,没炒熟的四季豆,新鲜的木耳、黄花菜,过期的腐败变质的食品,没有明显标识,不清楚来源,价格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食品,不要去购买,更不要去食用。要避免购买不合格食品,建议消费者做到4个查看:1、食品餐饮经营者是否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2、查看食品经营场所食品陈列、储存的环境温度、卫生状况,有关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公示情况;3、查看食品的包装、标签、感官、性状。或者餐饮经营户的食品安全量化分布情况。对预包装食品要查看: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等内容。如果是幼儿配方奶粉,还要查看生产企业资质或者批文号、检验合格证明。对散装食品要查看:盛装容器、外包装标注的食品名称、生产批号、保质期等等4、查看食品的监督抽检信息。怀疑购买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可以拨打投诉举报记者:苏畅编辑:周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