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由于炉火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威胁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昌黎县应急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冬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取暖时应注意保持通风,增强安全意识,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在葛条港乡葛条港村村民家中,河北省应急厅安全专家库的专家孙国芬正在从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常见原因、中毒表现、预防及急救常识等方面为村民讲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并且指导他正确合理使用取暖设施。这家村民30年来在冬季一直使用燃煤进行供暖,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土办法。
村民说“早上7点起来生火,生完以后填上点煤,火陆续着不需要总填,中午1点烧到4点多就撤掉,晚上炕热乎乎的,屋子里也够温度,不管烧啥煤,每年都是这么烧。”河北省应急厅安全专家库的专家孙国芬介绍,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气体,无色无味,很难被察觉,当人体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轻者会头晕,重者愈后会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在门窗紧闭、换气减少的环境下,使用煤炉及燃气热水器。这其中,冬季用煤炉取暖时由于烟囱阻塞、倒烟以及门窗紧闭引起的中毒,最为常见。
孙国芬说“咱们在家里烧土炉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在填火时,要控制到一定的量,煤不能填太多,填多燃烧不好,烟就比较多,其次,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就会有一氧化碳气体。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几点:一是风口空气要足,二是管道、火炕的缝以及烟筒的连接处都要密封好,防止有毒气体从缝隙中溢出来。”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时候,在农村一些常年不用的老屋子和火炕都会在这时候启用,这时候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时间。
孙国芬说“过年过节的时候,孩子们都放假了,就是外出打工的也都回来过团圆年了,但是家里屋子总也不住,所以炕道、炕洞都比较潮湿,潮湿后氧气不足,这个情况不注意的话就会出现中毒事件。其次,煤炉长久不用的话,炕缝和烟筒缝隙里面烟积尘都没有清理干净,缝隙没有密封好,如果天气不好就会出现倒风的情况,这也可能会出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危害严重,谁都不希望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要防患于未然。那么该如何预防?其实只要按照下面这几点去做,将会大大减小中毒的可能性。
一是要注意通风。室内生火炉、烧炕取暖时,不要把门窗糊得太严,要注意通风换气。
二是使用煤炉取暖一定要装好烟囱,并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
在生煤火时,最好在屋外点好,等火着旺后再搬到屋里,如果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煤炉搬到屋外,或者将煤炉熄灭后方可入睡。
其次,对于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应严格遵从“不私自更改煤气管道设施”等安全使用煤气的规定,燃气热水器应与浴池分室而建,并经常检查煤气与热水器连接管线的完好。
专家提醒,即使预防措施做的再好,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只有提前发现,才能排除事故隐患。
孙国芬说“预防措施要到位,每家都应安装好小报警器,当出现一氧化碳泄露时,就能够报警提醒,防止伤亡事故发生,其次,晚上屋子里头的风口一定也要留,不能全部封死,这样空气就能更好的流通,氧气量也能更大,人也就不会出现中毒现象。”文字:张玉书张晓冬
编辑:占超
终审:任向军刘艳丽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