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阳江日报(yjdaily)、99健康网、新浪亲子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果孩子说自己腰酸腰痛,
家长一般会说:
“小孩子哪里有腰啊!”
事实上,
孩子不但有腰,
而且莫名其妙的腰酸腰痛,
有可能是危险的信号!
▼▼▼
阳江一名7岁的小男孩超超(化名)左侧腰部和腹部出现闷痛有一个星期时间,近期因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超超的左侧输尿管有结石。(网络资料图)
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光耀介绍,超超反复出现腰部和腹部疼痛,家长就医院就诊,医生未查出异常,只按照肠胃炎进行治疗。
超超服用药物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因痛感加重,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详细检查发现,超超左侧输尿管上端有结石,并发左肾积液。
综合考虑,医生对超超进行输尿管镜下左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加置管术,超超目前已康复出院。
儿童患上肾结石危害也很大!
肾结石危害大,严重可致尿毒症!
尿路梗阻:
一般可造成梗阻以上部位积水,肾积水常见症状体征为腹块、慢性腰背酸胀、难治性顽固性的尿路感染、不明原因的低热,在儿童主要出现间歇性腹块与多尿。
若双侧输尿管或尿道梗阻则可出现尿闭,严重者发展为尿毒症。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
局部损伤:
小结石活动度大,局部损伤较轻。大而固定的结石,可使肾盏、肾盂上皮细胞脱落,出现溃疡、纤维组织增生,以致间质纤维化。
移行上皮长期受结石刺激后,可发生鳞状上皮变性,多年后右引起鳞状上皮癌。结石常损伤血管,引起血尿。
感染:
结石合并的感染,在结石排出或取出前,是很难治愈的。这种感染可发生肾盂肾炎、肾积脓、肾周围炎及肾周围脓肿和膀胱炎等。
此外,感染可进一步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反复出现的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痛等。亦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低血钾、低血钠或慢性肾小管性酸中毒。晚期可因肾功能损害而出现尿毒症症状。
肾组织为脂肪组织代替:
肾结石发生肾盂肾炎时,肾组织破坏后可为脂肪组织所代替。进而导致肾功能下降,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很多人认为:
成年人才会患上结石,
那小孩子怎么也会有结石呢?
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与自然环境、饮食习惯、久坐不动、水分摄入量、家族遗传或者某些疾病并发等因素有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诱因:
1
盲目补钙
人体对于钙的吸收是有限的,尤其是婴幼儿。如果补充过量,就必须通过肾脏代谢,增加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不仅如此,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大脑钙化等问题。
2
水质过硬
有些家庭给婴儿冲奶粉用矿泉水,因为4岁以下的孩子肾脏较娇嫩,不能负担太多的矿物质,配方奶粉中孩子发育所需要的矿物质已经足够了。
还有一些地方自来水水质过硬,常期饮用也会引起肾结石。如果自来水有问题,就需要及时改善家庭饮用水质量。也可将水从水管接出后沉淀一段时间,然后烧开后再引用。
3
喝水太少
喝水太少导致尿液长期处于浓缩状态,无形中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广东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如果水分补充不够,更易形成结石!
4
大量摄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嘌呤、低纤维素的饮食
(如牛奶,巧克力等)
5
过量服用鱼肝油
过量服用鱼肝油,骤然增加尿液中钙磷的排泄,势必产生沉淀,容易形成结石。
6
大量补充维生素C
现在不少母亲,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而大量补充维生素C,市场上的很多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维C~毫克,而这早已超过1~3岁幼儿的需求量,服用太多的维生素C容易造成小朋友尿路结石。
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就要当心肾结石的可能!
哭闹患病婴幼儿会出现不明原因哭闹,排尿时尤甚,可伴呕吐。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少尿、无尿急性梗阻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排出结石尿中可排出结石,如男婴结石阻塞尿道可表现为尿痛、排尿困难。“有家长认为孩子小,不可能得泌尿系结石,甚至不愿意配合医生让小孩做相关检查等。”陈光耀提醒,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症状,发现孩子身体不适后,应医院去进行规范诊治。
多注意孩子的健康
觉得实用的请点大拇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