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彭丽盈
线粒体疾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遗传病。发表在年ArchivesofDiseaseinChildhood上的一篇综述,总结了线粒体疾病的临床表型、评估方案和治疗方法,一起来学习下吧。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疾病患病率高达1:,临床表现异质性较大,可呈单系统或多系统受累,发病年龄从新生儿到老年人不等。能量需求较高的器官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如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因此,在多系统受累伴有神经或肌肉症状时,临床医生需要考虑到线粒体疾病的可能。
线粒体疾病通常是波动进展性的,随着病程进展,可能会有新的系统被累及。
线粒体蛋白是由核DNA和线粒体DNA(mtDNA)共同转录翻译而来,因此线粒体疾病可由核DNA或者mtDNA突变所致。同一种线粒体疾病的表型可由不同的基因突变造成,而同一突变也可以造成各种表型,特定的几种表型同时出现往往提示某种特定的机制或某种突变。下面将介绍线粒体疾病的几种常见表型综合征。
▼Leigh综合征
Leigh综合征(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通常在婴儿时期发病,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脑损伤,常累及基底节区、丘脑和脑干。患儿通常在1周岁前即表现出发育迟缓、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和眼部受累。其遗传学基础包括核DNA及mtDNA上至少89个不同的突变。核磁共振是Leigh综合征的诊断基石,MRI通常表现为豆状核壳、基底神经节,以及脑干的T2与FLAIR序列图像中出现异常白质信号。
▼Alpers综合征
Alpers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反复癫痫发作及肝功能异常,是由编码DNA聚合酶γ(polγ)的核基因POLG突变所致,因该酶对mtDNA的正确复制至关重要,其功能异常将导致mtDNA的进行性损耗,最终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这些患儿由于肝功能异常,很容易发生丙戊酸重度,因此诊断Alpers综合征的患儿不能用丙戊酸治疗癫痫。
▼线粒体性共济失调综合征
线粒体共济失调综合征是共济失调性神经病疾病谱中的一种,也是由POLG基因突变引起。这组疾病以共济失调和神经病变为特征,可能不同程度地出现脑病合并癫痫发作。
▼线粒体肌脑病伴乳酸酸中毒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
MELAS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和脑卒中样发作,许多转运RNA突变可引发MELAS,但是该疾病80%的病例与mtDNA上AG突变相关。卒中样发作的先兆表现为偏头痛、呕吐和癫痫发作。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减退、共济失调、耳聋、视神经萎缩、矮小、糖尿病和肥厚型心肌病等。
▼肌阵挛性癫痫伴碎红纤维(MERRF)
MERRF主要表现为肌阵挛型癫痫(通常为首发症状)和破碎红纤维(肌活检的病理表现),常伴有全身性癫痫、共济失调以及肌病,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视力受损、听力受损和心脏病变。MERRF通常是由编码赖氨酸tRNA的mtDNA突变引起。
▼Pearson综合征
Pearson综合征由婴儿期发病的铁粒幼细胞贫血、乳酸酸中毒和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组成。该病通常是由mtDNA的大片段缺失造成。婴儿期的Pearson综合征通常是致命的,患儿常死于肝衰竭或重度酸中毒,存活超过婴儿期的患者将出现KSS的体征和症状(见下)。
▼Kearns-Sayre综合征(KSS)
KSS也是由于大片段mtDNA的缺失造成,常起病自Pearson综合征,亦可后来单发,但通常在20岁以前发病,以上睑下垂、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及色素性视网膜病为特点,部分可伴有心脏传导缺陷、小脑共济失调和脑叶酸缺乏等。
▼进行性眼外肌麻痹(PEO)
PEO是多种表型的特征之一,可与mtDNA缺失相关,但另外一些则病因不明。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
LHON属于母系遗传的双侧亚急性视神经病变,与mtDNA的特定突变相关,LHON通常与肌病无关,表现为眼部受累的孤立症状。
▼神经病变、共济失调和视网膜色素变性(NARP)
NARP的特征表现为发育延迟、感觉多发性神经病变、共济失调、视网膜色素沉着、肌无力、癫痫和痴呆的各种组合,由线粒体ATP酶6基因中的TG突变引起,当该突变的组织负荷较大的时,通常表现为母系遗传的Leigh综合征。
▼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病(MNGIE)
MNGIE是一种多系统线粒体疾病,其特征为严重的进行性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和恶病质、上睑下垂、无复视的眼肌麻痹或眼肌瘫痪、对称的多发性神经病,以及无症状性脑白质病。MNGIE是由编码胸苷磷酸化酶的核基因TYMP突变所致,该突变导致mtDNA的继发性耗竭和/或多个缺失。因该酶的缺乏会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胸腺嘧啶和脱氧尿嘧啶浓度异常,因此血液/尿液的嘌呤/嘧啶分析可以帮助诊断。
▼可逆的病变
大部分线粒体疾病为进展性病变,也有小部分线粒体疾病为可逆的病变。这类疾病包括婴儿起病的可逆性肌病(由编码tRNA的MT-TE基因m.TC/G突变引起)和可逆性肝病(由mtDNA的TRMU突变引起)等。识别出这些可逆的疾病对后续支持治疗的继续有重要帮助。
资料来源
[1]DavisonJE,RahmanS.ArchDisChildPublishedOnlineFirst:[pleaseincludeDayMonthYear].doi:10./archdis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