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近日
多地发布预警提醒
两类水产品近期千万不要食用
否则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
究竟是哪两种呢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财经
河北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近日发布了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通告显示,根据近期检测结果,海虹体内所含麻痹性贝类毒素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两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
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也于近日发布提醒,每年4到9月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食用后会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海虹、织纹螺为什么会引起中毒?
哪些人不宜吃海鲜?
如何预防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海虹织纹螺
1、海虹
海虹也叫贻贝或者青口,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和东海沿岸。海虹的主要食物是藻类,如果藻类由于赤潮等原因产生了毒素,海虹等贝类通过滤食过程将毒素摄入体内,当人们吃了含有毒素的海虹等贝类后,就会引起中毒。
不同藻类产生的贝类毒素有多种,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和雪卡毒素等。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类对神经肌肉具有麻痹作用的物质,主要作用机理是阻断人体内细胞的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从而产生麻痹作用,进而使人中毒。
发生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进而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口水、发烧、起疹子等。严重的会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这种毒素不怕热,且容被胃肠道吸收,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而且,目前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治疗药物。
图源网络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介绍,根据近几年的监测,一般到了6月份,海虹体内的毒素含量就会降到限量值以下。因此,吃海鲜前,要留意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发出的预警通知,加以注意和防范。
2、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麦螺、白螺、割香螺、海丝螺或者甲锥螺,属软体动物肉食螺类,尾部较尖、细长,成熟个体的体长一般在1~2cm左右。外壳的颜色为紫褐色或者红黄色,螺肉为淡黄色。
吃织纹螺导致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织纹螺毒素的主要成分是河鲀毒素类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性毒素,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
当有毒赤潮爆发时,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毒海藻,贝类、螺类等摄食有毒海藻,会在体内富集更多毒素,其中织纹螺尤其容易富集海藻毒素,所以毒性也最强。
食用有毒织纹螺后会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而且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图源科普中国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若自己不懂得辨别,建议不要购买食用螺类产品。误食有毒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的,医院就诊。
不宜吃海鲜的人群
以下六类人群不适宜吃海鲜:
?过敏体质的人。如果湿疹皮炎处于急性期或者曾经对鱼虾有过过敏的人,食用海鲜的话有可能加重过敏的症状;
?痛风患者;
?血脂比较高的人。海鲜中的螺类、贝类、蟹类,尤其是蟹黄胆固醇的含量很高;
?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海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过多摄入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凝血功能障碍者;
?孕妇或者处于备孕、哺乳期的妇女。海鱼体内汞的含量比淡水鱼高一些,汞进入体内可以直接和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会妨碍生殖细胞的功能。
有研究发现,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每周食用海鲜四次,每次克以上,就有可能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图源网络
食用海鲜注意事项
1、购买要留神
贻贝等贝类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4、5月份这种赤潮爆发的高峰期,建议不要采捕或购买(食用)野生贝类食品。
2、到正规场所购买
无论是贝类还是其他食品,购买时都要挑选放心、有保障的场所,大型超市或者正规农贸(海鲜)市场,其卫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进货、包装等流程也会有严格的监测和质量把控,相对而言更加放心。
3、食用之前要去掉内脏
被麻痹性毒素侵袭的贝类食品,从外观看起来和普通贝类食品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在食用过程中要做好预防。
在贝类生物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毒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所以,食用前要去掉贝类食品的内脏,严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边,减少毒素,降低中毒风险。
4、吃肉可以,不建议喝汤
麻痹性贝毒是一种水溶性生物毒素,在烹煮的过程中会逐步溶解到汤汁中,所以不建议喝汤。
并且,贝类等海鲜食品本属于高嘌呤食品,一般汤中的嘌呤物质含量较高,食用会升高体内尿酸,增加高尿酸血症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因此也不建议饮用。
5、“中毒”高发时期,尽量不要食用
此类中毒事件有明确的“时间聚集性”,一般在春季达到高峰,夏季和秋季会有所降低,在冬季开始回升。
所以,春、冬两季最好不食贝类食品,避免增加中毒风险。
来源:陕西科普,谨致感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