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那么多,选哪种好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很多种,究竟用哪种好?笔者为大家总结了降糖药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1、糖尿病治疗领域最受推崇的降糖药——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疗效证据最充分、卫生经济学效益最高的单药。适用范围广泛,无论患者超重与否均可应用。

它通过减少葡萄糖被释放到血液中;减轻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性,促进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该药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

不仅应用于2型糖尿病,对于1型糖尿病,联用后,能够降低10%的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了使用胰岛素所带来的体重增加风险(但不主张用于10岁以下的患儿)。

二甲双胍以副作用少、药物应用相对安全著称,基本上没有不能使用的禁忌症,但孕妇、哺乳期及10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其副作用,主要集中在引起胃肠道反应、低血糖、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及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治疗初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而且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与乳酸性酸中毒有关,只有在肾功能受损(eGFR45)和低氧血症的患者中,由于这两种疾病容易发生乳酸的蓄积,此时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水平的下降,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2、历久弥新的经典降糖药——磺脲类药物

经典降糖药——磺脲类药物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能起到强大的降低血糖的效果,是糖尿病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临床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

磺脲类药物按照药效时间,分为短效类和长效类。对于餐后血糖高的糖友,推荐选择短效磺脲类药物:格列喹酮和格列吡嗪,一般每天服用2~3次;如果空腹血糖高,推荐选择长效类: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及相关缓释、控释制剂如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这些药作用较持久,一般每天服用1次即可,当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的糖友,也比较适合这类中、长效磺脲类制剂。

其中,格列本脲因为降糖作用强、半衰期长,且代谢产物仍具有降糖活性,最容易出现低血糖且不以纠正,所以要慎用;体重增加也是磺脲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各种磺脲类药物中,临床研究表明,格列美脲增加体重作用不明显。其他少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光敏性皮疹等发生几率不高。

3、最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控糖高手——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淀粉类食物所产生的糖类在小肠前部分的吸收,降低因进餐而导致的餐后血糖的升高,并间接改善空腹血糖,十分适合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糖尿病人,被称为“最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降糖药”。

可以用于2型糖尿病,也可以用于1型糖尿病,用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这类药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因为延缓食物吸收,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时间变长,在肠停留时间也延长,该药可导致肠道细菌酵解产气增多,引起排气次数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副作用。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这种情况可能会缓解。

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发生低血糖时不能吃含糖饮料、绵白糖、白砂糖这些主要成分是蔗糖的“糖”,要直接应用直接喝葡萄糖水、口服葡萄糖片。

4、默默无闻的降糖幕后推手——噻唑烷二酮这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这类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直击胰岛素抵抗,协助其他降糖药物发挥更好的降糖作用,又不会对胰岛β细胞产生刺激作用,是默默无闻的降糖幕后推手。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以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为代表,由于价格便宜亲民,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它们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又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但噻唑烷二酮现在因为副作用较大,其应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目前噻唑烷二酮主要有以下两种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浮肿,可影响心脏疾病的患者心功能,肝功能异常。

5、餐时血糖调节剂——格列奈类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可增强进食后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从而控制餐后高血糖。

格列奈类药物主要适用是具有一定胰岛细胞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及米格列奈。

格列奈类药物低血糖风险低,吸收快、起效快,一般不会蓄积,很少引起低血糖;肾功能不全的糖友也可以应用,但5期禁用。

6、从“肠”计议的降糖新药——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影响胃肠道对血糖代谢的调节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DPP-4抑制剂,包括了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等。属于二线降糖药,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DPP-4抑制剂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抑制体内某些升血糖激素的分泌;减慢胃的排空速度,适合食量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DPP-4抑制剂,有保护心血管、肾脏的作用;单独应用时,基本不会引发低血糖。

DPP-4抑制剂一般用于没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不推荐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患有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使用。

DPP-4抑制剂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头痛、恶心、呕吐,便秘、上呼吸道感染:过敏、肝功能受损等,但不多见……

7、另辟蹊径的血糖清道夫——SGLT-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是另辟蹊径的降糖药,是一种很另类的血糖清道夫,临床上绝大多数降糖药物是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达到降糖的目标,但SGLT-2抑制剂则与众不同,如果我们把它想象成体内葡萄糖的清道夫的话,它是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葡萄糖通过“下水道”——肾脏排泄掉,从而达到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目的。

本类药物主要包括三种: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坎格列净。

SGLT-2抑制剂降低HbAlC幅度大;它们的降糖效果和二甲双胍相当;可减轻体重,降低尿酸,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血脂、保护肾脏,能降低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单用时不易低血糖。

SGLT-2抑制剂可以应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当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或二甲双胍不能耐受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联合使用;由于独特的药理作用,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肾功能,对肾小球滤过率有要求。

SGLT-2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感染,暂停SGLT-2抑制剂,抗感染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注意:SGLT-2抑制剂服用期间出现酮症的特点与众不同,血糖通常不超13.9mmol/L,被称之为“血糖不高的DKA”,所以容易漏诊。

为防止漏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服用SGLT-2抑制剂患者如果出相关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等,需第一时间考虑检测血酮体。

对于个体患者,从来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适合患者的药。另外,除了用好药,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禁烟酒,注意这些生活细节,才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编辑:刘雨轩

赞赏

长按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yf/3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