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的宝宝因TA中毒死亡只因很多爸妈

就在今年4月初,日本一个6个月大的男婴因吃蜂蜜中毒死亡,这个消息一直在网上流传。

4月7日,东京都一个出生超过6个月的婴儿因为食用了以蜂蜜作为离乳食品(戒奶的食物)的食物,引发了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症死亡。

这次事件是日本自年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生婴儿因进食蜂蜜而诱发病症死亡。

在男婴的粪便中和家中不密封的蜂蜜容器里,均检验出肉毒杆菌。公共卫生中心证实,男婴的死亡是由肉毒杆菌中毒引起的。

蜂蜜,真是孩子的甜蜜“砒霜”吗?

因4-6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这个时候妈妈们都会选择纯天然适合宝宝吃的辅食作为离乳食品(戒奶食物)。那么,蜂蜜到底适不适合作为离乳食呢?

我们先来看看别的国家对于蜂蜜使用的警告美国:早在年就发出警告

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发现婴儿食用蜂蜜导致感染肉毒杆菌死亡的事件。从那以后,蜂蜜中的肉毒杆菌逐渐被重视。

年,美国加州对蜂蜜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当时10%-15%的蜂蜜样品中含有肉毒杆菌的芽孢。

同年,美国加州卫生部门发出通告,劝告家长不要给未满1周岁的婴儿食用蜂蜜。

英国:1岁以下婴儿还无法抵御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网站(NationalHealthService,英文简称NHS)说,肉毒杆菌的芽孢在密封的罐头和瓶子中有极强的生存能力,蜂蜜中可能存在芽孢。这些芽孢对成人和大于1岁的儿童无害,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有抵御芽孢的防御系统。但是,肉毒杆菌芽孢能在1岁以下婴儿的胃肠道里生长,能产生毒素。

因此,NHS也建议,为了安全起见,应避免给12个月以下的婴儿吃蜂蜜。

我国国家食药监局也发布过蜂蜜食用安全提示,提醒一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国家食药监局表示,由于婴儿抵抗力较差,如果不慎食用了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蜂蜜,肉毒杆菌容易在婴儿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会引起婴儿肉毒杆菌中毒。

蜂蜜里的肉毒杆菌很致命!

浙江大医院(浙大儿院)儿保科邵洁主任。她一听说是吃蜂蜜中毒,立即便问:是不是肉毒杆菌?

“当时有人问我,婴儿的辅食里要不要增加点蜂蜜。我说千万别!”邵主任说。

她说,大自然界存在很多细菌,像蜂蜜里面含有肉毒杆菌。一般来说会先消毒杀菌,但也不排除没杀菌、肉毒杆菌还存留的现象。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免疫系统、消化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很容易感染。这一感染,发病的风险性太大了,所以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不给1周岁以下的婴儿喂食蜂蜜,是目前公认的准则。不过迄今为止,她还没遇到过婴儿肉毒杆菌症案例。

据日本和英国媒体的报道,婴儿肉毒杆菌病例其实比较少见。日本30年来一共发生过30多例,且没有一个是致命的。英国近30年也只有11例,也没有人死亡。

肉毒杆菌本身对人体没有害处,但一旦处在厌氧的环境中,它们会分泌毒素。这种毒素是已知的最剧毒的毒素之一,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

整容医师们正是看中了“肉毒杆菌毒素能使肌肉麻痹”这个特点,用这种毒素麻痹面部肌肉,以达到除皱效果。

婴儿肉毒杆菌症的主要症状是便秘、嗜睡、喂食困难和哭泣,有的也可能呈现拉肚子、呕吐等多样化现象,严重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蜂蜜里有肉毒杆菌?

有报道说,为了不破坏蜂蜜的纯天然成分,许多蜂蜜都不会经过高温杀菌,而是采用80℃的巴氏杀菌。蜂蜜在酿造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肉毒杆菌在蜂蜜中无法生存,但肉毒杆菌的芽孢能在蜂蜜中存活。

肉毒杆菌本身的存活能力一般。在80℃的条件下加热20分钟,或在℃加热1-2分钟即可破坏。

但是,在不宜生长的条件下,肉毒杆菌可能转变为肉毒杆菌芽孢。肉毒杆菌芽孢抵抗力很强。干热℃5-15分钟,湿热℃5小时,高压蒸汽℃30分钟,才能杀死芽孢。

蜂蜜包装上也有警告

还有报道说,在日本男婴死亡事件中,蜂蜜生产商在产品的背后有标识“未满1岁儿童不能食用”,但不排除男婴的家长并没有看到标识的可能。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英国不少蜂蜜生产商也在包装中写明了,建议1岁以下儿童不要食用。

但是在淘宝网上查看了国内多个蜂蜜品牌的包装和背后的说明,并没有发现建议1岁以下儿童不要食用的字样。

日本有不少网友评论说,不能给1岁以下儿童吃蜂蜜是一个常识,身边的朋友、有经验的长辈甚至漫画书里都有提醒。不过,也有日本网友表示,完全不知道这个“常识”。

那么妈妈们担心了,婴幼儿如何来喂食?

六个月以前用母乳。实在没母乳,要用配方奶粉,连牛奶也不能喝。6个月以后到一周岁,增加辅食、米糊一类的,再接着吃蔬菜泥,逐渐增加肉泥,要求是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以天然食物为佳,不加任何添加剂,包括糖和味精。

其实对于新手妈妈们来说,稍微的一个不谨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能做的就是注意食物的成分,谨记每个阶段的孩子不能吃的食物,定期去给宝宝做检查。

一些在大人眼里看起来健康又天然的食物,很多都是不适合1岁以下宝宝吃的

蛋白:蛋还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和多种维生素等等,1岁前的宝宝还没有消化能力去负担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蛋白的成分容易引起过敏。

含汞类较高的鱼类:不少妈妈们会选择鱼肉作为婴儿的辅食,因鱼肉质地软绵容易消化,再加上有优质的完全蛋白,还可以助大脑发育,但是部分深海鱼有较高含量的汞,甲基汞会影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海鲜:螃蟹和虾之类带壳的海鲜容易引发婴儿过敏。

豆类:豆类不易煮熟,难以消化,容易引发过敏和中毒。

水果:部分水果容易导致婴幼儿过敏,如:芒果、菠萝、猕猴桃、水蜜桃。

鲜奶:鲜奶营养丰富但不适合1岁以下的宝宝,宝宝不易吸收,还会刺激肠道影响排便,增加婴幼儿肾脏的负担,眼中还会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的症状。

矿泉水、纯净水:1岁以下的宝宝敏感脆弱,发育尚不完全,矿泉水会给宝宝的肾脏增加负担,再加上饮水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会对婴幼儿肝功能有不良影响。

刺激性饮料:可乐、咖啡、浓茶没有营养糖分过多,容易引起蛀牙或使宝宝兴奋,甚至影响味觉,和打乱生物钟。

调味料:过多的盐、味精等调料会加重宝宝肾脏负担,甚至会干扰宝宝吸收其他的营养。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新闻资讯

原创发现

活动策划

广告推广

公益宣传









































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yf/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