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治疗新选择替诺福韦酯的前世今生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高,一旦确诊,医院定期复查各项相关指标,选择合适时机及时进行有效抗病毒治疗,否则容易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危及生命。慢乙肝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干扰素和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因干扰素为注射针剂,治疗过程复杂,且副作用突出,目前仅小部分病人适用于干扰素治疗,而核苷(酸)类似物为口服制剂,应用方便,副作用相对少,已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目前我国上市的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酯5种,其中替诺福韦酯作为最新一代慢乙肝治疗药物,由于目前耐药发生率为0,总体疗效突出,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已成为众多国家慢乙肝治疗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替诺福韦酯,全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活性成分为替诺福韦,每片mg,每日1次,每次1片,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最初仅批准用于HIV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年欧盟、美国FDA先后批准替诺福韦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替诺福韦酯用于成人及≥12周岁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其中儿童患者要求体重超过35kg。我国年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亦推荐替诺福韦酯为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作为最新一代用于治疗慢乙肝的药物,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48周,HBe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达76%、93%,均高于其余核苷(酸)类似物,而长期治疗后2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均可达到99%,可见替诺福韦酯可显著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研究还发现,经过长期治疗后,替诺福韦酯的HBeAg血清学转化率可达到32%,亦高于其余核苷(酸)类似物。此外,长期应用替诺福韦酯还可逆转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进展。对于长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发生耐药是令临床医生十分头疼的事情,若不及时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病毒复制再次活跃,后果不堪设想,尤其对于恩替卡韦耐药而对阿德福韦酯疗效又不佳的患者,易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局。替诺福韦酯的成功上市为我们开辟了新方向,研究表明,应用替诺福韦酯长达8年,未检测到耐药发生。替诺福韦酯主要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头痛、鼻咽炎、背痛、肾损害、低磷性骨病、乳酸酸中毒等,因此用药期间,尤其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当定期监测肾功能、血磷水平、血乳酸水平、骨密度等指标。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血液透析患者,应当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延长服药间期。目前在我国,替诺福韦酯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药品范围内,但经过多方努力,替诺福韦酯近期已经大幅度降价,成为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最佳治疗药物之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wh/6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