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菌黄癞头也中毒小兄妹吃菌中毒送昆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pf.39.net/bdflx/140123/4331570.html

据云南省疾控中心统计数据

截至7月20日

云南今年已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起

死亡12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

中毒起数下降了33.90%

发病人数下降了35.64%

死亡人数减少了17人

尽管

各项数据都在下降

但仍有云南人前仆后继吃菌子中毒

这或许都来源于云南人面对菌子时的

笃定自信和侥幸心理

青头菌、黄癞头也中毒?!

最近

云南有一对小兄妹就因为食用野生菌中毒

被紧急转医院前兴院区接受救治

而他们吃的菌子是

大部分云南人都认为很安全的

青头菌和黄癞头

医院前兴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吴雄介绍

两名吃菌子中毒的孩子主要出现了严重的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的症状

经过常规治疗后

兄妹俩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已经转到了普通病房

据男孩说

7月24日

他们一家人到山里采摘了不少的野生菌

随即便拿回家进行烹煮

可不料享用完美味后

兄妹两人和母亲

就都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

紧接着一家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紧急处置

母亲的中毒症状虽有所好转

但兄妹俩却一直感到不舒服

于是转院到昆明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而这次的中毒经历也让

他们一家人产生了心理阴影

两名儿童吃菌中毒身亡

而据记者了解

因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儿童近期几乎每周都有

医院的接诊量也因此增加了不少

医院前兴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吴雄介绍

从6月中旬到现在

急诊科总共接收了

30多名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小孩

其中,有两个孩子因此身亡

一个是4岁半的昭通小男孩

另一个是3岁4个月大的昆明小女孩

对此医生建议

最好不要让14岁以下的孩子食用野生菌

不幸中毒后

孩子的成长发育将会受影响

并且留下后遗症

云南的山珍野生菌名声在外

云南救治吃菌中毒的水平同样声名远扬

河南两人吃菌中毒

紧急求助昆明专家

7月31日

一名河南洛阳的男子求助称

他的朋友和朋友的孩子

在食用自行采摘的野生菌后

疑似中毒出现了昏迷

想联系昆明的专家进行咨询

河南洛阳的赵先生说

中毒的是自己的朋友和朋友的孩子

当时吃下的白色蘑菇是自行采摘的

自从三天前两人食用了这种蘑菇后

就出现了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之后还出现了昏迷的情况

现在就是小孩稍微好一点

大人的情况很严重

求助男子赵先生:“医院他们也不敢接,没治过,医院都不太清楚这个蘑菇它具体是哪一类的,不敢进行相应的治疗。”

为了帮助赵先生尽快确认菌子的具体种类,记者联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它非常接近有一个叫“鳞柄白鹅膏”,是一个剧性肝脏损害型的剧毒菌,如果误食了以后潜伏期6到12个小时,抢救起来都比较困难。”

据介绍,“鳞柄白鹅膏”是鹅膏菌的一种,多见于华北、华中及东北地区。从赵先生提供的照片上看,导致他朋友及家人中毒的,有可能就是这种菌子。

记者将相关专家的判断告知赵先生后,随后,从洛阳传来了好消息。

医院已经收治了中毒的大人和小孩,并已经开展了对症治疗

求助男子赵先生:“已经度过危险期了,性命是没事了,现在就是用那个保肝护肝和保肾的药。”

而记者也了解到,惹事儿的“鳞柄白鹅膏”目前在云南尚未发现有分布,但咱们本地也盛产不少有剧毒的鹅膏菌,毒性要比“鳞柄白鹅膏”大得多。

因此对于云南人来说,更需远离有这些外貌特征的菌子。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头上戴帽”就是菌盖上面不要有鳞片,然后“腰间系裙”就是菌柄上面有菌环,还有就是菌柄下面有一个碗状的或者杯状的菌托,就是“脚上穿靴”,所以我们说“头上带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如果全部有这些特征的,千万不要食用,特别是白色的!

附赠开屏图解

云南8大毒菌“家族”排行榜

注意鉴别

注意鉴别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

吃菌子中毒必须立即就医!

来源:、云南疾控

校对:朱丽

编审:赵梅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wh/4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