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下这个帖子,打开春节聚会喝酒的正确姿势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fk/mipso_5629059.html

一杯敬新春

一杯敬过往

觥筹交错间

欢笑白云窝

虽是喜庆时候的必备佳酿

但并非得喝到尽兴

甚至有些情况下

还得做到滴酒不沾

传授喝酒小窍门

聚会期间,大家一开始就必须喝酒的时候怎么办?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医师周永健提供了一些小窍门。他认为,在喝酒前,养胃最重要。

切勿空腹饮酒。空腹喝酒时,酒精会很快被胃吸收,人会很容易喝醉。

喝酒前喝一杯牛奶。最好是喝纯奶或者含糖的,不仅可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还可促进乙醇分解,保护胃黏膜。

先行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脂肪不易消化,可以保护胃部,防止酒精渗透,还可以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饮酒要适度

正常来讲,当酒精进入身体之后,会在胃和小肠内被快速吸收到血流中,最后被肝脏缓慢分解。在被分解之前,酒精可能影响身体的每个器官,比如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从而损害判断力、干扰协调性、延迟反应时间、影响情绪和行为。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制定了“减少酒精的有害使用世界战略”的决议。之后,日本于年也制定了“酒精危害健康防治基本法”,并于年夏天公布了基本计划。

日本方面有学者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饮酒量与死亡率的关系。发现,男人每天的纯酒精摄取量在30g以下对健康有益,超过此量死亡率会逐渐上升。女人每天应在20g以下。

在中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推荐,成年人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如果一次性喝的比较多,则饮酒者很容易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指一个人的血流中有太多酒精,以致于重要的身体机能开始停工。酒精中毒可能会使人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呕吐、惊厥、呼吸缓慢(每分钟少于8次)、呼吸不规律(呼吸间隔10秒或更长)、体温极低、皮肤苍白或浅蓝色等情况。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尽快送医。

为防止过度饮酒,中国疾控中心就危害健康的饮酒行为给出了定义和标准:

危险饮酒:饮酒量或饮酒模式使饮酒者面临健康问题的风险。可量化定义为男性平均每天摄入40-59.9g纯酒精,女性平均每天摄入20-39.9g纯酒精。

有害饮酒:可导致精神或身体损害的酒精消费。可量化定义为男性平均每天摄入60g或以上纯酒精,女性平均每天摄入40g或以上纯酒精。

另外,在各种致癌因素方面,饮酒是除了主动吸烟和接受感染之外的最大因素,大于盐摄取量过大、肥胖、果物蔬菜摄取不足、运动量小和被动吸烟。

肝脏损伤最明显

实际上,全球范围内,有害饮酒每年约导致万人死亡。全球5.1%的疾病负担由酒精消耗造成。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估算,年度我国15岁以上人群人均酒精消耗量约为6.7L/年,4.8%人口存在酒精使用障碍,其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9.1%好0.2%。

年11月至年4月期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中华医学会、欧洲肝病学会(EASL)先后发布了酒精性肝病(ALD)相关指南,指出酒精可对至少种疾病造成影响,主要危及生命的是心血管疾病、外伤、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肝硬化、肿瘤等。

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虽然有研究表明少量至中量饮酒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但大量饮酒可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从酒精与肿瘤发生的角度而言,酒精摄入量大于10g/d即可增加乳腺癌等多种肿瘤发生风险。

从酒精与肝脏疾病风险而言,酒精摄入量12~24g/d以上即会增加肝硬化发生风险。

酒精与肝脏相关的问题尤为引人注意。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和代谢的器官,很多药物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转化。在春节期间,人们逢喜庆事时总会想要喝两杯,但是对于一些尚在服药的人而言,最好别喝酒。

尤其以下药物: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本身就对肝脏有一定影响,若加上酒精作用,可能造成胆汁淤滞或肝炎样病变。

含扑热息痛成分的感冒药:

扑热息痛成分能缓解感冒时的头痛、发热等症状,若在服用此类药物时饮酒,患者很可能提早进入醉酒状态;同时,由于酒精进入人体后,可使人体内的谷胱甘肽迅速减少,扑热息痛的代谢物会与肝、肾细胞结合,从而造成肝、肾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坏死。

抗生素:

服红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期间饮酒,可能引起双硫仑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发热、面色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特别是酒与头孢菌素同时服用,酒精会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6年出版的《注射药安全应用速查手册》等资料已明确提出,如果使用头孢曲松等头孢类抗菌素,三天内(头孢哌酮纳5天内)应禁止饮酒或含服酒精药物。

二甲双胍等降糖药:

饮酒后,肝肾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同时服用二甲双胍,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骤然增加;氯磺丙脲与酒同用,可引起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有饮酒习惯的糖尿病患者,用优降糖、降糖灵等其他降糖药,可导致同样低血糖的结果,酒精增强了微粒体酶的活性,而使口服降糖药在血中半衰期缩短,影响疗效。

个别降压药:

如果服用胍乙啶的高血压患者,饮用酒或酒性的饮料,因酒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更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抗忧郁药:

饮酒后服用丙咪嗪、阿蜜替林等三环类抗忧郁药,可抑制酒在机体的代谢,增加酒精对机体毒性,从而使行为紊乱,诱发各种危险事故。

抗肿瘤药:

酒精与氨甲喋呤同服,可干扰胆碱合成,增加对肝脏的毒性,使转氨酶升高。

佳酿虽好,切莫贪杯

服药期间,滴酒不沾

来源:“中山一院”、“辉瑞中国”、《广州日报》“健康有约”

参考文献:

[1]瀧村剛.酒精与健康问题———建立酒精不利于健康的负面因素防治基本法[J].中国酿造,年,36卷(第10期):.

[2]杨松.中美欧酒精性肝病相关指南的对比与解读[J].临床肝胆病杂志,年,34卷(第7期):-.

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吧!你的认可,是我们的动力!

来源:“金域医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zd/7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