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都还没怎么见卖,已有80人中毒吃菌

云南人生死存亡的季节

马上又到了,吃菌莫闹着,速看!

今年已有80人吃菌中毒

今年1至4月,云南省共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1起,导致80人中毒,虽无人员死亡,但再次敲响安全食用野生菌的警钟。

5月1日,云南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随着山菌飘香的季节到来,市民一定要慎重采选和谨慎食用。

相关人员表示,不久后,各种野生菌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家常菜,但在享受野生菌美食盛宴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的中毒事件易发多发风险。

为预防和减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省消协提醒广大市民:

一、不要采选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

选择野生菌食用要慎之又慎,对不熟悉或从未吃过的野生菌,特别是颜色鲜艳、形态特殊的野生菌,不可盲目采食。采回野生菌后最好请有经验的人帮助鉴别,或者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野生菌图册,逐一辨认当地食用菌或毒蘑菇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办法就是:别吃。

二、野生菌要彻底炒熟后再食用。

炒菌子时需多放一点油,用够时间,将菌子彻底炒熟后再食用,炒熟的菌子一顿吃完。买来的野生菌每次只吃一个品种,不要将几种菌子同时混在一起炒。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三、遵守群体用餐单位严禁加工制售食用野生菌类的规定。

对于制售食用野生菌类,省食安办作出了相关规定,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类。

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规定,杜绝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四、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前往就诊。

吃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看东西不清楚或出现幻视、幻听医院治疗。

据介绍,我省是全球野生菌品种和数量较多地区,但近10年时间,我省每年食用菌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始终位居全国第一,防控形势严峻。

吃菌几大误区

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预警,其中提到了食用野生菌的几大误区,一起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

用大蒜烹饪野生菌,变黑就是有毒的,颜色不变就没毒。

没错,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在毒野生菌面前,那点活性物质瞬间就被灭霸。所以炒野生菌时多放的那几把大蒜,顶多只能蒜你狠,没有任何作用。同时,也要放过银器,毒野生菌不会让银器变黑。

误区二

鲜艳的野生菌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毒。来,灰花纹鹅膏了解一下,这朵毒菌不但颜色普通,还带有清香。一旦服用,就此别过色彩鲜艳的人间。

误区三

买野生菌有虫就是没有毒。有人买菜觉得有虫眼就是生态,要知道,"你的砒霜,我的蜜糖"在昆虫届也是存在的。要记住我们是人,不是虫子,毒野生菌就是我们的砒霜。

误区四

有的人会根据野生菌的生长环境来判定是否有毒,觉得长在干净地方的野生菌就没毒。环境的清洁还是肮脏,和野生菌毒性可没有一丁点的关系。采菌子的人都知道菌窝,大家还要知道的是,同一个菌窝长出来的菌子可不都是安全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会让野生菌基因突变,生出毒素,不能大意。

误区五

毒野生菌毒性稳定,大蒜、生姜、烹饪时间的长短,都没有办法破坏毒性。

敲黑板!!

这些致命毒菌你认得吗?

目前,野生菌已经上市一个多月了,由于今年雨水不多,野生菌的量不大,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但对于云南人来说,菌是每年都要吃的,可哪些野生菌能吃?哪些野生菌含有剧毒?您分得清吗?

目前,全世界可开发的食用菌约有多种,在已知的多种菌中,中国有种,而云南就占了大头,有种,占了全国食用菌资源的90%,这也正是云南被誉为野生食用菌王国的原因。

01鹅膏菌

毒菌引发的中毒事件95%以上都是误食鹅膏菌属类野生菌引起的。这类鹅膏菌属在我国约有10多种,其中云南也占了大头,有80多种。

02白毒伞

其中毒素最强的是致命鹅膏菌俗称致命白毒伞,50克就能致一个成年人死亡,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地区,楚雄分布最多,因为白毒伞外形和鸡枞菌相似,导致每年都有误采误食事件发生,但仔细区分,白毒伞和鸡枞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华蓉:“首先鸡枞菌是没有菌环,也没有菌托的。致命鹅膏菌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菌环,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花苞状的菌托,另外它是通体全白色,鸡枞菌是灰白色。”

其实不只是致命白毒伞能致命,鹅膏菌属野生菌多数都是有毒的,大家如果自己上山采摘,一定要看清望准。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华蓉:“鹅膏菌是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菌盖上带有斑点或者花纹,菌柄上有一个圆环状的叫菌环。当然我们现在手上的这朵是没有的,那么花苞状的这个叫菌托,同时具备这几个特征的,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鹅膏菌属。”

在云南人的传统印象中,有毒的野生菌多数颜色都很鲜艳,这其实是野生菌认知的误区,比如青头菌、大红菌颜色也很鲜艳,却是无毒的食用菌,而致命白毒伞通体呈白色,颜色朴素,却含有剧毒,这种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并且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喝汤的人会比直接吃菌的人中毒更深。

而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中,用大蒜和野生菌同锅烹饪,只要大蒜不变色,野生菌就是无毒的说法,其实,这种判定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华蓉:“其实蘑菇的种类非常繁多,目前已知的剧毒蘑菇的毒素并不与大蒜、大米或者是银器等发生反应。”

除了鹅膏菌属,牛肝菌中的见手青也带有微毒,即便烹饪得当,因个体差异,部分人食用还是会出现上吐下泻的中毒症状。

那么,出现中毒症状之后该怎么办呢?首先要为中毒人员催吐,医院就诊,如果误食的是致命白毒伞,救治不及时的情况下,通常中毒超过8小时,就会导致中毒人员死亡。

看过此条消息的人还看了下面的内容:

第二季-原三姐小吃店

第二季-红而菲夜店

第二季-冒牌货冒菜

第二季-茶颜观色

第一季-不准不开心

第一季-降龙爪爪

第一季-梅子五谷粥铺

第一季-新海阳光简餐

第一季-二中鸡脚

第一季:肥肠米线

第一季-谭先生奶茶

▍来源:TNTV2都市条形码

▍编辑:陈家印

▍图文未用于商业途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元江!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yx/3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