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毒引发对虾病害甚至死亡最有可能是水

广告

目前来说,对虾养殖的水环境越来越差,常常可见因中毒引发的对虾病害,那么,水体中都有哪些毒素或造成对虾中毒的环境因素?

藻毒素

主要有神经毒素和肝毒素

神经毒素可使对虾神经麻痹或反应迟钝,痉挛抽搐,呼吸系统麻痹,呼吸困难,严重者死亡。

肝毒素则会导致对虾肝中毒,造成肝脏肿大、萎缩、坏死等一系列生理障碍。如微囊藻、鱼腥藻、裸甲藻、膝沟藻、三毛金藻等。赤潮水引起的养殖生物大量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蓝藻和三毛金藻等引起的鱼虾中毒死亡也是比较常见。

在一些蓝藻泛滥的池塘中,日常养殖中往往只是使用一些非常安全的灭藻剂后,还是会引起对虾大量死亡,这其实就是蓝藻死亡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对虾中毒;有些水色老化的池塘,水色转清、倒藻、水变后出现鱼虾死亡、对虾偷死等,绝大部分也是因藻类毒素引起对虾中毒造成的。

▲有害藻类暴长产生藻毒造成对虾中肝病变,并导致甲壳薄、蜕壳不遂

微生物毒素

主要有病原细菌的内毒素、外毒素和真菌毒素

细菌毒素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作用特异性强等特点。毒素可以局部损坏组织细胞,引起细胞病变,继而组织病变,器官衰竭;破坏消化系统,引发腹胀、腹泻、呕吐、厌食等;还有致敏、发热、神经毒性,引起生理紊乱等。

真菌毒素如黄曲霉素、呕吐毒素等,引起出血、贫血、肝病变、神经麻痹、痉挛等。细菌毒素主要来源于环境和养殖动物机体,真菌毒素更多来源于变质饲料和餐饵。

有机质厌氧分解的有毒产物

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组胺、亚硝胺、吲哚等,引起养殖动物直接中毒、生理紊乱、机能下降等。长期处于有毒物质超标环境的养殖动物,体质弱、抗病力差、食欲不振、生长慢,严重的会则中毒死亡。

▲水源氨氮超标造成的虾苗中毒,图中虾苗鳃区发蓝,空肠现象严重

养殖过程使用的药物残留

所谓“是药三分毒”,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消毒药、杀虫药和抗菌药等的残留。这些药使用后或有毒性残留,或本身无毒但与水体的其他物质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如氯化甲烷、亚硝胺等,导致养殖动物肝胰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慢性中毒,甚至死亡。

周边恶劣环境的污染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农业污水(农药)和工业污水(重金属、有机溶剂等)进入到水域,污染了养殖水源,使用这些受污染的水源,若不经过水处理,养殖成活率低,病害多,生长缓慢。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酸雨也会携带有毒物质,随雨水进入池塘,所以雨后不及时做好水质处理措施常常会引发对虾中毒发病。

猜你喜欢

均价小涨0.16元/斤本周全国虾价整体继续持稳

中国虾价指数

对虾白便的真相?可能是吃的饲料中含有这个东西……

亚洲虾病频发,损失超过亿美元,对虾行业路在何方?

转载声明

来源

虾乐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

投稿与报料

报道改变行业

赞赏

长按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yf/2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