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说益生菌不仅可以保护肝脏还

随着人们对益生菌保健功效的认识

补充益生菌制剂

成为许多追求健康人士的日常选择

甚至会托人国外代购

不管是自己吃或者赠送亲友

都是很好的选择

如此受人追捧的益生菌,对人体究竟有哪些保健功效?

第一篇《人与细菌居然是“亲属”》(点击直接跳转此篇)

第二篇《人体存在90万亿细菌,人类该如何和它们相处?》(点击直接跳转此篇)

营养作用

益生菌可以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益生菌产生乳糖酶,分解乳糖产生乳酸,可以促使钙、铁、镁、锌的吸收,促使维生素-D的吸收。

益生菌可以缓解由于肠道缺乏乳糖酶,食入乳及乳制品后出现的腹痛、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患者的症状。

益生菌也合成营养素:益生菌可产生短链脂肪酸、氨基酸这些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维生素K,合成B族维生素。比如B1、B2、B6、B12、烟酸、叶酸等,被肠粘膜吸收成为人体的营养。

医学界共识:B族维生素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密切相关,缺乏B族维生素将影响人体能量的产生,影响体内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容易发生脂代谢和糖代谢的紊乱,与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调节微生态平衡,纠正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益生菌占优势时,有害菌就不易生长。

众所周知,庄稼长得旺盛的地里草少,草长得旺盛的地里,庄稼长得不好,庄稼和草是竞争性的抑制关系。

益生菌和有害菌通过营养竞争,生存场所的竞争,益生菌抑制有害菌和中性菌的生长。

益生菌通过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及合成细菌素等机制拮抗有害菌的生长,削弱有害菌的势力,维持肠道优势菌的数量,减少肠道的腐败菌及其产生的毒素,调节肠道的菌群,纠正肠道的功能。

大量的益生菌在肠粘膜表面形成“菌膜群”,增强肠粘膜生物屏障作用,阻止致病菌的侵入,发挥保护肠道,维护肠道健康的作用。

免疫作用

部分动物实验证实:在无菌条件下饲养的实验动物,免疫器官发育不良、重量不足,肠粘膜合成抗体的量少。

因此,有益菌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有益菌表现为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通过促使免疫细胞的增殖,抗体的合成,免疫交叉反应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有益菌还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使免疫系统清除致病菌的免疫反应能力增强。

降低血清胆固醇

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益生菌使胆固醇变成难吸收的粪烷固醇,减少其吸收。

益生菌影响胆固醇合成的酶活性,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清胆固醇。

防治便秘及腹泻

益生菌具有促使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速肠内容物向下推进,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大肠内足量的益生菌,可维持肠腔的水分,提高大便的湿度,利于排便。

当肠道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导致菌群失调引发腹泻时,益生菌是临床用来治疗菌群失调所致腹泻及防治便秘的常用制剂。

抗衰老

氧化衰老是公认的引起衰老的主要因素,抗氧化就能抗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体内主要抗氧化系统的酶,益生菌能升高体内抗衰老酶的活性,发挥抗衰老作用。

用双歧杆菌活菌液喂养老龄大白鼠,试验组的大白鼠血中抗衰老生化指标(SOD)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衰老生化指标(过氧化脂质LPO)显著降低。

实验证实:益生菌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保护肝脏

益生菌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扶植以双歧杆菌为主的专性厌氧菌,降低肠道有毒物质的产生,减少对肝的损害。

益生菌通过产生短链脂肪酸(乙酸、乳酸),使气字头的氨酸化为金属旁的铵离子,减少肠道氨的产生,减少氨的吸收,减低血氨的浓度而保护肝脏。

益生菌通过刺激肠蠕动,促使肠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减轻毒物吸收对肝脏的损害。

医院里,都将益生菌用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微生态调节治疗。

抗肿瘤

益生菌在肠道可以激活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影响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表现出一定的预防和抗肿瘤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医院当病人肠道缺乏益生菌时,会有医生用健康人的粪便(含有益生菌),通过肛门直接输入到病人肠道,以补充益生菌,也就是所谓的“粪菌移植”。

更多细菌相关的有趣知识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wh/6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