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已有多人中毒,还有人因此丢命

营养界有句老话,大家一定都听过吧: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

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这一条腿指的就是蘑菇,

可见这蘑菇的营养确实不一般啊。

而且它不光营养丰富,

还味道鲜美、香气沁人,

素有“植物皇后”美誉。

蘑菇既然这么好,

那大家肯定想多吃点它......

眼下雨季潮湿,

野生蘑菇疯长,

正是采摘蘑菇的好时节!

湖北一家4口误食剧毒蘑菇两人多器官损伤仍在抢救

6月25日上午,53岁的杨先生和48岁的弟弟到九峰山踏青,在山腰看到草丛里长有一种白色的蘑菇,和平时吃的平菇很相像,他俩采摘了一些,清洗干净后,煮了一锅汤,并和83岁的母亲、43岁的妹妹一起喝了菜汤。

当天夜里,吃了4片蘑菇的杨先生和母亲先后10余次腹泻、呕吐,甚至出现便血,当时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医院就诊,在检查过程中,弟弟和妹妹也先后上吐下泻,医院。因病情危重,6月27日,四人同时被医院。

经过检查,杨先生的母亲多个内脏功能受损,杨先生中毒最深,肝功能指标超过正常值15倍,已无法小便,反复腹泻达百余次,身体几乎虚脱。医院立即采取透析、注射保护内脏药物、大量补液等抢救措施。

“如果杨先生一家四口再晚送医几个小时,很可能因多器官衰竭而死。”医院急救中心医生倪绍洲表示,吃了2片蘑菇的弟弟、只用筷子沾了点汤汁尝了尝的妹妹,也出现不同程度脏器功能损害。

6月29日,武汉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九峰山对蘑菇进行了取样,认定为毒性极强的“鹅膏菌”。经过治疗,昨天上午4位中毒者病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已能吃流食。但由于“鹅膏菌”毒性太强,他们还需继续住院观察。

小编随手翻了翻,近期全国多地屡屡发生蘑菇中毒事件。

为什么“毒蘑菇”事件频发?

1、蘑菇种类众多、长相相近,容易被错误辨识。

2、大家对蘑菇中毒缺乏认识和重视。

因此,辨别蘑菇有无毒性不可凭经验,野生蘑菇要慎食。

博物杂志的微博置顶帖,也说解答不了除市场蘑菇意外的蘑菇问题。

江宁公安在线也在微博上说:任何时候都不要采食野蘑菇,除非你有%把握能准确识别出蘑菇的种类。蘑菇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家族,野蘑菇的种类鉴别是连专业人士也不敢只看照片就能下定论的。

日常需注意哪些常见的毒蘑菇?

1

白毒鹅膏菌

此蘑菇极毒。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2半卵形斑褶菇

 

此菌有毒,中毒可引起幻觉反应。

3白黄粘盖牛肝菌

食后往往引起腹泻,但经浸泡、煮沸淘洗后可食用,建议尽量不要食用。

4大鹿花菌

 

病人中毒后2-5天内出现内脏损害,尤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极易造成死亡。

5毒粉褶菌

 

此菌有毒,误食后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发病后出现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等症状。

6毛头乳菇

食后引起胃肠炎或产生四肢末端剧烈疼痛等病症。还有含毒蝇碱等毒素。

民间鉴别毒菇的方法不可靠

经记者搜集,目前,民间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形状奇怪,色泽鲜艳,盖上生刺、疣,柄上同时生有菌环和菌托。

2.气味恶臭,味道极辣、极苦,液汁混浊。

3.鸟不啄,鼠兽不食,虫不蛀。

4.与葱、蒜、灯芯、银器、大米共煮时呈现乌黑色。

5.生于阴暗潮湿和污秽的地方。

姜长阳教授表示,实践证明,上述这些民间方法,并不是绝对可靠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大约种伞类菌中,无论从生物学性状或生态、习性、形态结构上,均未能找出某种规律来区分有毒或无毒蘑菇。

吃菌类一定要注意这四个方面

1.野生菌不要混合食用

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2.炒熟炒透后再吃

最好买曾吃过的且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如果把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吃菌同时不要喝酒

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4.出现症状立即就医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医院进行诊治。

食用时,即使是非常可口的蘑菇(许多毒菇的味道特别鲜美),第一次也应少吃些,待证明该种蘑菇是可食用的,方可再次食用。由于个人的体质和对毒素的反应不同,等待的时间最好长一些。

来源:华西都市报、宣克炅、新闻晨报、腾讯大申网、半岛晨报

大家都在看

紧急通告!平度公安增加违法抓拍内容!这些人注意!

平度家长注意!山东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还有更重要的!

平度人,快翻翻你的包里有没有这些东西!放时间长了=毒药!!

公益广告

总编/綦霏

副总编/张泉水杨江涛

编辑/山东省平度市新闻中心全媒体

技术总监/宋嘉山

联系电话/()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白癜风研究院
苯酚的用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by/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