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酸中毒为主要病变的综合征。它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据报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率约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14%,除老年人外,目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
诱发因素
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是由于胰岛素中断、失效,或用量不足产生的。不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一些应激情况下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并发症,这些应激因素包括:
感染
糖尿病患者易受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急性感染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肾炎、胃肠炎、胆囊炎等。感染可以加重糖尿病,从而诱发酮症酸中毒。统计显示有37%一50%的酮症酸中毒是由感染引发的。
暴饮暴食
糖尿病患者由于饮食控制不当,过量食用高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性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而产生酮血症。
妊娠分娩
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胰岛素的需求增大,精神过度紧张或者疼痛均可诱发血糖升高和酮体的生成,导致酮症酸中毒。
降糖药物的停用
任何原因的降糖药物停用,胰岛素停用,病人都可能自发性地出现酮症酸中毒。
各种外伤、烧伤、手术、心功能不全等都可能成为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临床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有: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全身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症状比较明显,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腹胀;头痛、失水、烦躁、呼吸深而大,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的味(酮体的气味);出现脱水症状,皮肤干而无弹性,眼球下陷;血糖显著升高,尿糖呈阳性,尿酮体呈阳性。
糖尿病患者若在家中出现突然昏迷,一般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酮症酸中毒引起的,另一种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的外在表现是脸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状况尚好。
治疗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调节内分泌代谢紊乱,去除诱因,阻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要避免意外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时,首先要及时给身体补充足量的液体,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原则上补液的速度应先快后慢,当血糖高于16.7毫摩尔/升时,以每小时一毫升注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当血糖为13.9毫摩尔/升时,改为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注射速度要减慢。补液过程中要严防血糖下降太快,以免发生脑水肿。对老年患者和肾功能障碍者补液时不可太快,且要密切观察。
若患者血钾低于3.5毫摩尔/升,应及时补钾。因酸中毒钾从细胞内分出,所以即使血钾正常,实际上仍已流失。而且胰岛素治疗后,尿中排除大量钾尿中,体内细胞也大量摄取钾离子,很可能导致体内缺钾。但如果血钾高于5.5毫摩尔/升,并伴有少尿或尿闭就要做出观察后再确定是否补钾。补钾量一般为24小时6一10克。
胰岛素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药物,目前的医学观点认为,小静脉胰岛素静脉连续滴注和间断性肌肉注射的纸尿方法渐变、安全、有效。但也要视情况而定。感染既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也时常并发感染。即使体表没有明显感染,但只要患者的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就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还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血压、呼吸、体温、神志、血糖、尿量、尿糖、尿酮体、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对昏迷的病人还要注意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另外,胃扩张要插胃管,尿潴留者要插导尿管。
温馨提醒
多维苦荞胶囊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要慢病慢治,建议最低服用周期为6-9个月;
?服用“多维苦荞胶囊”的过程中,出现一过性排气多、大便多、血糖升高或起伏,属正常现象;
?服用“多维苦荞胶囊”过程中及停止服用“多维苦荞胶囊”后,一定要保持科学的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合理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血糖反弹。
北京中科医院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