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可能升高HCV相关肝硬化乳酸中毒

基于索非布韦(SOF)的抗病毒治疗已成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关于使用两种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组合治疗HCV相关晚期肝硬化的安全性,人们知之甚少。

一项发表于《肝脏病学》的新研究表明,HC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升高患者发生乳酸中毒的风险。

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回顾性分析中,纳入了35名慢性HCV伴晚期纤维化、代偿性肝硬化及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使用基于索非布韦(SOF)联合/不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的数据。不良反应包括:治疗前24周及治疗中的乳酸酸中毒(pH7.35,乳酸20mg/dL)。

研究结果显示:

▲抗病毒治疗前,43%的患者(n=15)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期间34%的患者(n=12)出现不良反应。大多数不良反应与慢加急性肝代谢失调相关;

▲治疗期间,14%的患者(n=5)出现乳酸中毒,没有证据表明抗病毒治疗前出现乳酸中毒;

▲乳酸中毒与肝功能代偿不全(包括肾功能受损及感染)相关。2例患者出现严重乳酸中毒,即平均动脉血乳酸浓度大于20mg/dl(PH值<7.3);

▲相比于未发生乳酸中毒的患者,发生乳酸中毒的患者晚期肝硬化及肾功能受损程度更重。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HCV肝硬化患者采用基于[RBV/SOF]的抗病毒治疗,存在发生乳酸中毒的风险。肾功能受损与高MELD/Child-Pugh评分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管理失代偿期肝病患者时,应慎用利巴韦林。”

编译自:RibavirinmayincreaselacticacidosisoccurrenceforHCV-relatedcirrhosis.Healio.January8,.

赞赏

长按







































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by/1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