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Inarigivir是一种口服二核苷酸,可激活RIG-I,并在体外具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二级特性抑制HBV复制。目前已有多名乙肝或丙型肝炎患者单独或与核苷类似物(NUC)联合服用Inarigivir,每天25-mg,持续1-12周。Phase2期CATALYER试验旨在评估每天mgInarigivir单独或与NUC联合使用对慢乙肝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atalyst研究评估每天mgInarigivir在使用NUC抑制病毒的慢乙肝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效用;ARM1是在停用NUC并仅接受Inarigivir单药治疗的患者中进行;ARM2是在继续NUC治疗的患者中添加Inarigivir。
年12月,在Catalyst研究的ARM2中有7例患者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主要肝脏不良事件,导致所有Inarigivir试验立即停止。
在ARM2中,英国和加拿大的7个试验地点,42名HBeAg阴性、ALT正常、HBVDNA1.3log10的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天服用Inarigivirmg。其中亚洲人种29例,非洲人种8例,高加索人种5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7.8岁(范围25-66岁)。
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SAE,平均治疗16周(范围13~21周)。7例均有ALT升高(最大升高~IU/L,平均IU/L),4例合并高胆红素血症2×ULN,3例有腹痛。1例患者因ALTIU/L,胆红素68umol/L入院,24小时内发生乳酸酸中毒,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进行性肝功能衰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有6例ALT升高IU/L,停药后胆红素及合成功能无明显变化。
发生肝损伤的患者与未发生肝损伤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种族或NUC治疗方面没有明显差异。SB9及其代谢物在第4周和第12周的药代动力学(PK)谷值在有无肝损伤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5例行肝活检,仅1例有明显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肝细胞损伤和脂肪变性,2例有明显胆汁淤积。电镜下未见明显的线粒体损伤超微结构证据。
在一些患者中,肝损伤仅在Inarigivir停药后3周才发生,尽管在停药后6周全部观察到消退。类固醇、NAC和URSO的治疗效果值得怀疑。在23例(55%)受试者中观察到HBsAg下降0.3log10的疗效终点,平均下降1.13log10(0.5~2log10),发生在6~12周之间。
综上,在使用NUC的患者中中加入每天mg的Inarigivir,平均16周后观察到不寻常的、异质性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因果关系和机制。这些发现对HBV“治愈”研究的试验设计和肝脏安全参数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多肝病新药研究信息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