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糖尿病的四个误会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bdfyy/

记者 文、图/见习记者李嘉怡

  去年,医院内分泌科接诊人数近2万人次,其中糖尿病患者约占60%。

  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刘雪芳提醒,近年来增城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逐渐趋向低龄化,大众对糖尿病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1儿童不可能患糖尿病

  案例:小豪今年10岁,BMI体重指数为28,属于典型肥胖的孩子。他平时喜欢喝可乐,吃雪糕、糖果等一些热量高的食物。小豪父母较宠爱他,任由他随便吃。直到有一次小豪突然出现头晕、乏力、口干的症状,原以为是口干,就大量喝汽水,结果情况更恶化。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小豪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小豪父母很疑惑:10岁的孩子怎么也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是14岁至16岁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高发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年群体。90%以上糖尿病患者患的是2型糖尿病。

  目前2型糖尿病低龄化发展趋势加快,这与儿童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喜爱甜食的孩子,日常过度饮食,造成能量过剩,导致肥胖,内脏脂肪聚集,从而容易形成糖尿病。

  至今为止,糖尿病仍是不可治愈的,只能控制病情,所以家长不要让孩子进食过多的甜食,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宅在家里看电视,缺乏运动锻炼等。若孩子突然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易饿、快速消瘦等症状,医院检查。

刘雪芳2低血糖与糖尿病没关系

  案例:最近一段时间,20岁的小辉在下午四五点左右经常会出现头晕、乏力、肚子饿等低血糖症状,每次他都要吃上一些巧克力、糖果等食物,身体才逐渐恢复。小辉一位学医的朋友得知他的情况后,并意识到小辉身体较胖,就提醒他或许这是糖尿病的先兆。小辉感到疑惑:糖尿病的症状不是高血糖吗?应该与低血糖没关系吧?

  在糖尿病早期,部分患者会表现为餐前低血糖:主要是在11时左右或16时30分左右,会出现肚子饿、手抖心慌、想吃东西等情况,吃了食物身体才感觉好些。出现这种症状要警惕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表现。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说低血糖的人就不会得糖尿病。

刘雪芳

小链接:医院今年内分泌科患者教育课程

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过度控制饮食

  案例:28岁的白领阿岚,去年怀孕产检时被发现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她担心血糖升高会影响胎儿,于是严格控制日常饮食,经常是忍饿戒食,结果却因缺少了必要的营养影响了胎儿的发育。

  近些年增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据资料统计,在城市中每位怀孕妇女就有5位得病。若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将带来巨大儿、胎儿畸形、流产等危害。

  根据临床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存在三大误区:一是采取饥饿法;二是因担心注射胰岛素对胎儿有害,而拒绝治疗;三是认为妊娠期糖尿病只是在怀孕时出现,生产后就自然会好。

  若孕期血糖水平不太高,可通过合理控制饮食进行治疗。适度控制总热量吸收,避免甜食。若采取饥饿法,会缺少必要的营养,不管是对孕妇还是对胎儿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倘若通过饮食控制血糖还未达标,则需要利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注射胰岛素不会对胎儿带来影响。因为我们人体正常情况下会分泌胰岛素,只是患者怀孕时体内胰岛素水平相对不足,需要从外界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产后妇女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之一,部分妊娠期糖尿病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孕妇产后6医院检查确诊,即使没有患病,以后每1—3年都应检测血糖一次。

刘雪芳4偏信街头、电视宣传的特效药

  案例:小莉的爸爸患有糖尿病,自行购买了一种声称能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控制血糖。一天,小莉爸爸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到医院治疗,发现是乳酸性酸中毒。

  类似这种盲目听信广告的糖尿病患者不在少数。部分患者被诊断出糖尿病后都不会回来复诊,而是自己到外面买药吃,也没有定期检测血糖,最后导致病情恶化,出现眼睛看不清、足底溃烂、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气促等症状后,医院抢救。

  这类患者往往还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的死亡率很高,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率更是在90%以上。

刘雪芳

(来源:增城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zd/4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