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打脸信了多年的酸碱体质竟然是骗

相信小伙们都或多或少见过这类曾经在朋友圈流传甚广的“健康传言”:

“酸性体质易患病患癌,碱性体质的人长寿,为了大家的健康,多喝碱性水!”

“酸性体质容易怀女宝宝,碱性体质容易怀男宝宝”...

现在,这个“酸碱体质理论”的始作俑者栽了!

11月2日,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一个叫做“罗伯特欧阳”(RobertO.Young)的人,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他当庭承认自己所创始的“酸碱体质”理论是骗局!

圣迭戈联合论坛报新闻

自年起,他出版的“酸碱奇迹”系列书籍多次成为畅销书,且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配合“酸碱体质”理论,他还建立起一座疗养中心,赚得盆满钵满。很多人对这一说法产生了巨大的兴趣,甚至深信不疑,基于这样理论保健品、药物,也是很多很多。不过,在庭审过程中,大家发现,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神医”,根本没有行医资格,连博士文凭都是花钱买来的。

气到拍桌

其实,从这一理论诞生至今的十几年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就在强调它就是一场骗局。关于酸碱性体质,压根就连一篇像样的文献、一点最简单的研究都没有!

一起来围观

关于人体和食物的酸碱性

常见的五大认识误区

1.人体的PH值是多少?人体内是不是一定要保持酸碱平衡?

人分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

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灵兰说,我们现在约定俗成的人体的PH值是以血液PH值为指标的,且恒定在7.35~7.45之间,因此,整个人的PH值一定是弱碱性,不存在酸性体质的问题。

人体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能够精密地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各类缓冲物质,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在正常人体内,酸和碱是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当它低于7.35,我们称它为酸中毒,当它高于7.45时,我们称它为碱中毒,“PH值一旦发生超出正常值限定范围,如果不及时纠正,将危及生命”。

因此,人体不存在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我们永远是弱碱性体质。

“再往大的方面看,人体的PH值到底用什么来代表?”宋灵兰说,胃液的PH值在0.8~1.5之间,十二指肠液的PH值在4.2~8.2之间,唾液的PH值是6.5~7.5,还有弱酸性的尿液。

2.酸碱调节,可以影响生男生女?

生女孩的X精子耐酸,生男孩的Y精子耐碱,这是酸碱调理影响生男生女的说法。

浙江大学医院产一科主任白晓霞说,自己经常遇到一些准爸妈来咨询,调节体内的酸碱度是否可以决定生男生女。就这一说法,白主任认为是没有道理的,“我从来不会用这个去指导病人”。

生男生女是由X、Y染色体决定的,男孩的染色体是XY,女孩的染色体是XX。“关键是要看配对的时候X强还是Y强,这其实是随机的,怎么可能通过酸碱度来改变?”白主任解释道。

白主任还听说“有准妈妈用碱水洗阴道”,但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做法。“本身阴道内有自己的内环境,用碱水如果把乳酸杆菌洗没了,这样一来,反而可能生病,另外阴道有自己的调节功能,就算短时间用碱水洗,可能过会儿它还是回到原来的酸碱状态。”

实际上,人体的体液酸碱度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吃什么而改变,改变成功体内的酸碱度,反而意味着人要生病了。

医院主任医师楼向明也认为,通过改变人体受孕时的酸碱度来影响生男生女是误传。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只是“民间说法”而已。“生男生女是一个偶然事件,人为控制不了的。”

3.痛风患者尿酸高,喝碱性小苏打水有用吗?

根据酸碱体质理论,痛风患者尿酸指标高,小苏打水呈碱性,因此喝小苏打水能够调节尿酸。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说:“痛风主要是人体血液中尿酸水平高,而人喝了苏打水,苏打水是进入消化道的,不会进入血液内的,所以痛风患者就算泡在碱水里也没用。”

蒋主任认为,人体的血液酸碱值是恒定在7.35~7.45的,和喝不喝苏打水无关。人体酸碱度指的是体液的酸碱强弱程度。体液包括血液、尿液、唾液、胃液等,不同的体液酸碱度略有不同,而所谓的酸碱体质论,并没有将体液进行区分。

4.酸性体质更容易致癌吗?

肿瘤病人体质是酸性的。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宋灵兰说,“肿瘤细胞并不喜欢酸性。肿瘤细胞会吐出酸性物质,由于不能把代谢产物运输出去,因此会在周围堆积一圈酸性的代谢产物。所以只能说肿瘤细胞的周围是酸性的,不代表癌症患者是酸性体质,也不代表肿瘤细胞喜欢酸性环境。”

宋灵兰再次强调,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的人,人永远是弱碱性的。

5.网传的酸碱食物表,靠不靠谱?

食物有酸碱性之分,食用可改变人体的酸碱性。

“任何食物进入消化道,在胃酸PH值为2的环境下,哪怕是碱性食物,也会酸化,进入肠道后,受到肠液、胆汁碱化以后,又变成碱性。食糜会根据混合的消化液,包括胃酸、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等,不断改变其酸碱性。因此没有任何食物可以改变人体的PH值。”宋灵兰说。

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是酸性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是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产生酸性物质的是含磷、硫、氯等元素的物质,产生碱性物质的是钾、钠、钙、镁等元素。”宋灵兰认为,我们之所以主张多吃碱性食材,是因为碱性食材以蔬菜水果为代表,富含膳食纤维,且脂肪低,符合我们目前倡导的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方式。

“尤其是在目前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下,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增加肠道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使脂肪快速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减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同时,使肠道内的粪便排泄加快,减少肠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重复吸收、利用,改善肠道内环境,给肠道益生菌提供很好的生存空间。”宋灵兰说,肠道的内环境整体健康了,肠道内肿瘤发生几率就下降了。

反之,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和摄入过多多脂类的食物相关,因此不主张吃酸性食材。

食物食用不当,对人体脏器是会造成损伤的。宋灵兰举例,服用大量的苏打水,会导致胃黏膜受损;而本身胃酸过高,还食用肉类浓汤,会刺激胃酸更多,反而是碱性的蔬菜汤可以中和胃酸,适当调理。

疯传多年的“酸碱体质”说终于被证实是个骗局,

这些年你上过当吗?

快快转发提醒,

别再继续被骗了!

综合:都市快报(dskbdskb)、丁香医生(DingXiangYiSheng)、杭州新闻客户端等

最高法发话了!要依法依规保护农村外嫁女合法权益

泰国年度最佳广告,敲醒了3亿中国家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yf/9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