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一种较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死率高,常高达50%以上,预后较差,因此必须对本病提高警惕。
本例患者为59岁老年女性,既往有“丙型肝炎”病史,入院时肝功检查见肝酶升高,提示已有肝功能不全。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6年余,曾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后自行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二甲双胍片(美迪康)”降糖治疗。患者长期饮食不节制,入院时出现明显精神疲倦、深大呼吸、口干多饮、烦躁,生命体征严重障碍等表现,查急测血酮:1.1mmol/L,血糖16.07mmol/L,血气分析示:PH7.18,PCOmmHg,POmmHg,Lac12.5mmol/L(正常值0.5-1.7mmol/L),AB7.3mmol/L,TCO28mmol/L。我院内科医护人员积极抢救,经过吸氧、大量补液消酮、补钾、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休克等对症治疗,次日复查血气分析:PH7.36,PCOmmHg,POmmHg,Lac3.6mmol/L,O2sat97.0%,BEb-6.5mmol/l,AB19.9mmol/L,TCOmmol/L,患者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医学小贴士乳酸性酸中毒是大量乳酸在体内堆积所致。乳酸由丙酮酸还原而成,是糖中间代谢产物,血浆乳酸浓度取决于糖酵解的速度及乳酸被利用的快慢,如果因各种原因引起组织缺氧,丙酮酸未及时氧化时即还原为乳酸,导致乳酸生成过多,或因肝脏疾病致使乳酸未能被充分利用,清除障碍,血乳酸浓度则升高。本病易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混淆,本病起病较急,轻症临床表现不明显,可仅表现为呼吸稍深快,重症表现为深大呼吸(不伴酮臭味)、神志模糊、嗜睡、木僵、昏迷等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实验室检查见乳酸明显升高,但血糖及血酮可正常或轻微升高。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较慢,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口干多饮、厌食、烦躁等症状,但其常有酮臭味,实验室检查见血糖及血酮明显升高,乳酸水平却可正常。生活小贴士如何预防乳酸性酸中毒呢?
①控制饮食:合理的控制饮食有利于降低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总热量的摄入,在高糖类,低脂肪,限制胆固醇,保证蛋白质的需求,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原则的基础上,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多食绿色、深色蔬菜,以及富含微量元素食物。限制食盐,每日以6g为好。
②适量活动: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运动可改善肌肉的氧化代谢容量,使最大摄氧量增加。可选择便于长期坚持,或能激发兴趣的项目,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游泳、体操、跳舞、太极拳、郊游等。
③消除病因:双胍类药物如苯乙双胍可诱发乳酸酸中毒,肝、肾、心功能不全者,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降解及通过肾脏的排泄均降低,可导致双胍类药物在体内蓄积,因而在应用双胍类药物前应查明肝、肾、心功能,肝肾心功能不全者忌用双胍类药物。
④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给氧、纠正休克,停用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等。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