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二

26

如何进行疫苗全程追溯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要求对疫苗实行全程电子追溯制度。疫苗上市后,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均应有准确、规范的记录。全程追溯记录的信息包括疫苗品种、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和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等,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地区将及时录入电子信息系统。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和其他方式实现疫苗流通和使用的全程追溯。

27

疫苗是否需要冷链疫苗

需要冷链。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要保证其质量,必须在规定的冷链状态下储存、运输。

28

怎么保证疫苗在运输和储存时的冷链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于疫苗储运的冷链要求都有具体规定。

(1)在疫苗运输过程中,疫苗运输企业要定时监测、记录温度,保证疫苗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接收疫苗时,接收单位要索取、检查本次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测记录。

(2)在疫苗运输过程中,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要用温度计或自动温度记录仪对储存疫苗的冰箱进行温度监测。

(3)接种单位要用冰箱、冷藏箱(包)储存疫苗,在存放、取用疫苗时要及时关闭冰箱、冷藏箱(包)的门或盖,并尽可能减少开启冷藏设备的次数。

29

国家对疫苗生产过程的要求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疫苗应当按照经核准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生产全过程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30

疫苗接种前的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包括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医疗卫生人员实施接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现场留观等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有接种禁忌不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向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如实记录提出医学建议情况。

31

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有必要。我国绝大多数人不具备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死亡。一方面,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流行,使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

32

为什么要开展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经初步测算,只有人群中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传播蔓延。

33

新冠病毒疫苗在人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新冠病毒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会很快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目的。

34

如果说70%的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是不是意味着剩下的30%的人就可以不用接种了?

70%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所作出的一个基本推算值,而且是最低限值。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目的在于阻断病毒大范围传播和流行,侧重于公共卫生意义的体现。这并不是说剩下的30%的未接种人员不会发病,他们仍有感染发病甚至患重症的可能性,所以疫苗是越早接种越好。

35

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有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依然感染新冠病毒,是不是接种疫苗没有用?

所有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可能达到%,要科学理性地认识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指标。在目前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新冠病毒疫苗应用的意义主要是预防重症和住院病例,减少因新冠病毒感染发病而导致的就诊,避免医疗挤兑等情况发生,而且研究显示疫苗对重症的预防效果更好。虽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仍有感染的可能性,但感染发病后的症状会相对较轻。

36

到秋冬季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来得及吗?

与季节性流感等我们已经认识较多的呼吸道疾病不同,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提示该病不只在秋冬季高发,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照样流行。而且接种疫苗后,不是很快就能产生抗体的。前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全程接种完疫苗28天后,约90%以上人群能产生抗体。所以疫苗早接种早安心。

37

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吗?

疫苗临床研究结果和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均提示疫苗安全性良好。

38

有报道称新冠病毒有发生变异的情况,疫苗对变异的病毒有效吗

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对我国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率产生明显影响。

39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需要付费吗?

不需要。按照目前国家政策,新冠病毒疫苗实施免费接种,个人不需承担任何费用。

40

当前我国正在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几种?

当前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获批附条件上市的灭活疫苗有3个,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获批附条件上市的腺病毒载体疫苗1个,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1个,由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

41

当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原理是什么?

灭活疫苗是使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扩增,经B-丙内酯灭活病毒,保留其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42

当前我国上市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原理是什么?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pikeglycoprotein,简称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43

当前我国上市的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原理是什么?

重组亚单位疫苗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nbindingdomain,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hamsterovary,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44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有哪些?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3周岁以上人员,实行分批分阶段接种,前期接种18-59岁之间,然后60岁以上;现在开始12-17岁接种,逐步放宽至3周岁以上。

45

60岁及以上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4个获批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重组亚单位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尚在进行中,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但上述疫苗I、Ⅱ期临床试验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虽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及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这部分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46

外籍人士可以在中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外籍人士在我国参加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可凭本人护照等有效证件,经过单位或个人预约,在合规的接种点免费接种。未参保人员原则上自费接种疫苗。

47

哪些情况不适宜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疾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有些禁忌,比如正在发热等是暂时的,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接种疫苗。

48

其他疫苗可以和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吗?

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为了便于识别或区分可能出现的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目前不建议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不是说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就不能接种其他疫苗。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间隔2周以上接种。

必须注意的是,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49

月经期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月经期不属于疫苗接种的禁忌,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50

存在青霉素过敏、海鲜过敏、鸡蛋过敏等情况,能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疫苗说明书明确规定,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属于接种的禁忌,不能接种疫苗。新冠病毒疫苗不含海鲜、鸡蛋、青霉素等成分,如健康状况符合接种条件,可以接种。具体情况应如实告知接种医生,由医生判定是否适合接种。

来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twork-ping.net/szdyf/7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